王老师 13582612718
王老师 13731188192
从“赶考”到“保电”:西柏坡精神对电力系统的时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5-07-3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红色精神始终是激励各行各业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电力系统赴西柏坡干部学院开展红色培训,不仅是党性教育的需要,更是行业精神重塑的战略选择。西柏坡作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革命圣地,其“两个务必”精神与电力行业“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高度契合。从学习内容、教学模式、精神转化三个维度,探讨西柏坡红色培训对电力系统建设的独特价值。
一、电力系统西柏坡学习的核心课题
历史镜鉴与初心教育
通过参观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红色教育基地,重点领悟“进京赶考”精神对电力保供工作的启示。西柏坡干部学院开发的“西柏坡·电力保供”专题课程,将1949年党中央用电保障历史与新时代电网建设案例对照分析,强化电力人的使命担当。
艰苦奋斗作风传承
在发电机房旧址开展“黑暗中的光明”情景教学,再现革命战争时期手摇发电机保障电台运转的历史场景,与电力系统抗灾抢修案例形成跨时空对话。西柏坡红色培训特有的“挑粮小道”体验环节,被改造为”电力巡线模拟道”,培养一线员工的坚韧品格。
廉洁自律警示教育
结合电力行业廉政风险点,开展“西柏坡规矩”主题研讨。通过分析毛泽东同志拒收电报机等历史细节,构建电力系统"亲清"供用电关系模型,将红色基因融入“阳光业扩”等现代服务流程。
二、西柏坡红色培训的五大创新模式
“电力+红色”沉浸式课程设计
西柏坡干部学院首创"一度电的红色旅程"教学链,从水力发电站旧址到西柏坡纪念馆,完整呈现革命根据地的能源保障史,配套开发《电力红色图谱》等特色教材。
“双导师”现场教学机制
每期培训配备党史专家与电力劳模共同带教,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开展“电力人的赶考答卷”主题辩论,实现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双提升。
“红色电工”岗位实践体系
安排学员参与西柏坡纪念馆夜间照明维护、革命旧址电气设备巡检等志愿服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
数字化学习档案管理
建立包含党性分析、技能考核、服务记录的电子档案,与电力系统“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系统对接,形成培训效果的长效追踪机制。
三、西柏坡精神的电力转化路径
构建“红色保供”责任体系
将“两个务必”转化为“五必保”原则(重大活动必保、极端天气必保、民生用电必保、脱贫攻坚必保、应急抢险必保),在雄安新区智能电网等项目中设立“西柏坡精神示范岗"。
创新“红色能效”服务模式
借鉴西柏坡时期“节衣缩食支援前线"经验,开发“红色能效管家”服务,为重点企业提供定制化节能方案,累计减少碳排放120万吨。
培育新时代“电力铁军”
当华北电网的巡检无人机掠过西柏坡上空,新时代的电力人正在用智能化的方式守护这片红色热土。
西柏坡干部学院的红色培训不仅为电力系统注入了精神动能,更开创了“红色能源”融合发展的新范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西柏坡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征程中,这份精神遗产必将持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