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13582612718

王老师 13731188192

培训咨询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电话:0311-80761606

13582612718 王老师

13731188192 王老师

QQ:84136144(王老师)

邮箱: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石家庄市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

培训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培训资讯

建筑之基 精神之魂:天津高校建筑学院西柏坡红色教育之行

发布时间:2025-09-04

02cbfc1473d4ebb72f27bde422461574.jpg

天津某高校建筑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与思政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他们并非前往繁华的现代都市考察摩天大楼,而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奔赴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核心现场,在黄土墙和旧居所间,探寻一种更为深厚、更为根本的“建筑”基石——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与执政根基。

此次研学活动依托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的丰富资源,旨在让未来的人居环境塑造者们,在革命先辈奋斗过的热土上,深刻理解“根基”与“顶梁”的深刻含义。对这群习惯于绘制蓝图的师生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历史之旅,更是一次关于信仰、初心与使命的空间体验和精神构筑。

列车驶入太行东麓,眼前的景象从都市的繁华渐变为乡村的质朴。学员们的心中不禁泛起波澜:这片看似寻常的山水,何以能成为扭转中国命运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带着这份敬畏与疑问,他们走进了中共中央旧址大院。

一个极具分量且真实的历史细节,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师生。在毛泽东主席旧居的窗前,讲解员指着院中那盘石磨说道,据《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在指挥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期间,毛主席时常在深夜一边推磨磨豆浆,一边思考战局战略和建国方略。推磨的沙沙声与电报机的嘀嗒声,在这个小院里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无法想象,决定百万人命运的战略决策,竟与一盘石磨产生关联。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事业正源于这最朴素的劳作和最接地气的思考,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最高境界。”

站在七届二中全会那间由大伙房改建的会场内,师生们屏息凝神。阳光透过旧窗棂,照亮了室内简朴的陈设。建筑学院的师生对空间有着天生的敏感,他们试图丈量这个空间的物理尺度,却最终被其巨大的精神容量所征服。一位老师感慨道:“我们平时设计动辄数千平米的场馆,却常常困惑于如何赋予空间以灵魂。而这里,这间最小的‘会场’,却设计出了新中国最大的蓝图。它教会我们,空间的伟大从不在于其物理形态的宏伟,而在于其中所孕育的思想和决心的力量。”

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的课程,特意为建筑学子安排了“从西柏坡看人民建筑的初心”主题讨论。大家热烈探讨着“两个务必”精神与建筑伦理、工程责任的内在联系。有学员分享道:“‘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八个字,何尝不是对我们设计师的忠告?它提醒我们,永远要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对使用者的关怀、对自然的尊重,绝不能因追求形式的浮夸而背离服务的本质。”

重温入党誓词的那一刻,铿锵的誓言在群山间回响。许多师生眼眶湿润,他们举起的是右拳,但心中树立的是一座精神的丰碑。这场仪式仿佛是一次灵魂的浇筑,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凝结在了一起。

离去时,夕阳为西柏坡的土墙屋瓦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回望这片静谧而伟大的土地,师生们的内心早已不再是来时的好奇与疑问,而是充满了沉甸甸的收获和前所未有的清晰。他们认识到,此行寻找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坐标,更是专业的初心和精神的灯塔。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