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13582612718

王老师 13731188192

培训咨询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电话:0311-80761606

13582612718 王老师

13731188192 王老师

QQ:84136144(王老师)

邮箱: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石家庄市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习园地

36小时不眠的指挥所:西柏坡干部学院如何传承决战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06

西柏坡干部学院

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坐落着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如今,西柏坡干部学院依托这片红色沃土,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提供锤炼党性的精神课堂。走进学院,斑驳的土墙、简陋的桌椅、泛黄的电报稿,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1948年秋冬之交,这里曾上演过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指挥传奇。据《周恩来年谱》记载,淮海战役于11月6日打响后,西柏坡中央军委立即进入昼夜指挥状态。在随后围歼黄百韬兵团的17天里,这处简陋的农家院落共处理作战电报243份,毛泽东曾连续36小时未离作战室。军委作战室的参谋们回忆,当时屋内悬挂的作战地图每天要更新数十次,红蓝箭头密密麻麻交织成网。这种"一不发枪、二不发粮、只靠电报决胜千里"的指挥艺术,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最生动的教材。

西柏坡干部学院的课程设计独具匠心。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学员们可以亲手触摸当年收发电报的老式电台,体验"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中蕴含的决胜智慧。学院特别开发的"电报解码"情景教学,让学员分组破译经过改编的当年电文,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切身感受什么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种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历史从书本中走出来,变得可触可感。

专题教学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党史专家会带领学员深入研读《毛泽东军事文集》中关于淮海战役的37份电报原文,分析"小淮海"如何演变为"大淮海"的战略决策过程。课堂上,一份1948年11月9日的珍贵电报复制件格外引人注目——毛泽东在这份发给粟裕的电报中写道:"望你们坚决执行既定方针,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这短短25个字,体现了统帅部非凡的战略定力。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学员们总会陷入沉思。1949年3月,就是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如今,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将这一重要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思考: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如何答好人民赋予的考卷?一位学员在心得体会中写道:"触摸着军委作战室斑驳的墙壁,我忽然明白,所谓初心,就是像当年领袖们那样,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实践教学环节更是令人难忘。学员们会重走"支前小道",体验老百姓推独轮车送军粮的艰辛;在"挑灯夜战"情景教学中,分组模拟当年军委作战室的夜班值班,用马灯照明处理"战报"。最打动人心的细节是:学院准备了一批老式搪瓷缸,学员们用它泡浓茶提神——就像当年参谋人员所做的那样。当茶叶泡到第三次已经淡而无味时,大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艰苦奋斗"。

结业仪式上,全体学员都会在五大书记铜像前庄严宣誓。这一刻,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使命交织在一起:70多年前,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发"进京赶考";今天,西柏坡干部学院的学员们带着"两个务必"的嘱托重返工作岗位。正如一位学员所说:"这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上交出合格答卷。"

作者:李老师